辽源交流组

【数说保险】车险费率改革,小公司能否逆袭?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671日车险的费率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借着政策的东风,和车险有关的创业项目也突然多了起来。段郎有一个观点,想要做大通常需要有明确的红利,尤其是政策红利。那么,这次费改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是否存在“政策红利”呢?


         车险,是一个大市场,并且增速很快。即使是最近3年,车险保费仍然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大体上增速是GDP2倍左右。不仅如此,互联网财产险(主要是车险),也从2013年的237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768亿,考虑到最近互联网和宏观经济整体放缓,互联网财险保费的增速相当惊人。


(数据来源:13-15年来自保险年鉴,10-12年根据财险整体规模推算)


         财险市场另一大特征是,保费规模和行业利润都高度集中。从2006年之后,老三家(人保、平安、太平洋)就牢牢占据着65%左右的市场份额。但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全国只有42家财产险公司(中资27家),到2016年全国已有78家(中资59家),保险公司数量几乎翻倍,但前三大的份额却没有什么变化。


(数据来源:


年上半年保费做了排序,前8大占据了83%的份额,而后60家的规模只占7.8%,平均半年的保费收入只有6亿元RMB。是的,你没有看错,半年保费不到6亿元RMB(比我们投的一些硬件公司的收入还少,哈哈)!考虑到车险保费通常占到财险公司的70%,并且利润率极低(上半年车险承保利润82亿,利润率只有2.5%),车险保费前60的公司中,只有17家盈利,其余43家亏损也就不足为奇了。



(数据来源:

再来看15年至今的费改。在这样的“大而集中”背景下,段郎认为,车险费改是为小保险公司“逆袭”提供了机会。伴随着“蛋糕重新分配”的过程,第三方的创业公司也能获得一定的行业红利。


为什么小保险公司有机会逆袭?第一,费改之后小公司首次获得了车险的定价权。我们可以对比下费改前后车险的定价有哪些差别。车险是个比较大的概念,其中包括了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盗抢险等等。此处以车辆损失险为例。2015年费改前,车险保费基本上由保险金额决定,保费的计算公式为:

 

车辆损失险保费=(基本保险费+本险种保险金额×费率)×优惠系数(1

 

每家保险公司能够自主决定的“优惠系数”由之前理赔记录,是否多险种连投等决定,通常范围在0.75-1.0之间。例如连续2年无理赔可以打8折(即优惠系数是0.8)。但此处的基本保费,费率,针对每类投保人的优惠系数也是固定的。可以说,每家保险公司出售的商业车险从条款和价格上是同质的。但由于大型保险公司的网点更多,能够提供的服务业更完善,因此小型财险公司很难与之竞争。

15年开始费改后(156月试点,167月全国推广),车险保费的计算公司调整为:

 

商业车险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2

 

其中“基准纯风险保费”每家公司是固定的,例如车辆全损的概率是0.9%等。附加费用率是是以保险公司经营费用为基础计算的,包括用于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税、工资支出及合理的经营利润,目前统一设定为0.35。有意思的就在于这个“费率调整系数”。:

 

费率调整系数=NCD因子(No Claim Discount×自主核保因子×渠道因子×交通违法因子(3

 

其中,NCD,自主核保因子和自主渠道因子由保险公司自己决定,。,如下表所示。理论上,不考虑交通违法系数,若自主核保和渠道最低是0.85,费率调整系数上限和下限分别为2.6450.4335。若降低到0.75(广东省的情况),费率调整系数的上下限分别为:2.6450.3375

(数据来源:互联网报道整理)


那么,这个自主定价权范围够不够大呢?虽然车险赔付率总体上很高(60%左右),但根据从业内人士了解到的情况,每年有70%的车险客户是不出险的。鉴于当前各家公司的条款都是标准的,面对绝大多数都是“不出险”的客户,保险公司目前都在努力地打折销售扩大规模。因此,这个问题可以变为:对于优质客户,车险自主定价的下限够不够低呢?


不考虑保费投资收益的情况下,假设保险公司认定一个客户出险的概率是0(当然是不可能的),保理论上可以将保费设定到每个保单的经营费用(包括获客佣金、出单费用、税费等)。通常财险公司的综合费用水平在保费的35-40%,即对于0风险的客户,理论上可以打3-4折。因此,当前的自主核保和自主渠道系数设定在0.85,恰好在4.3折这个上限。预计未来这两个系数会进一步降低,届时保险公司就可以设计出对于“优质客户”更加有吸引力的产品,吸引其投保。


下一篇段郎会试着解读一下当前UBI车险的设计,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小保险公司如何利用费改来逆袭。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