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交流组

企业上市解决之道提议建立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来源/龙龟论坛

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的范围之广、种类之多、情况之复杂恐怕是世界之最。在我们讨论如何防范和管理这些刑事法律风险之前,还是给企业家们先普及一下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且在书本轻易学不到的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基础知识:

第一,替人背锅。一般情况下,是下级为上级背锅,背锅的时候下级都很清楚后果,但企业家有点例外,很多时候,一不小心会在稀里糊涂之中为下属的行为背锅,背的通常是刑事责任的大黑锅。企业家如果不了解企业中的哪些事可能涉及刑事法律风险,想当然地签了不该签的字,或是下了不该下的命令,就有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处境。例如重大安全事故罪,如果企业家不懂专业又不深入了解情况,在下属请示在有安全之虞,但工期紧急,是否强令有关人员违规作业时,表示同意,则一旦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企业家就会惹上无妄之灾。

第二,单位犯罪。除了人,单位也会犯罪。对于单位犯罪的惩罚,一般是两罚制,既罚单位,也罚个人。对个人的惩罚一般是追究对单位犯罪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所以企业家千万不要认为让其他人去实施单位犯罪行为就可以逃脱罪责。对单位的惩罚,有时候尽管直接的经济损失并不大,但是一旦被认定,间接损失巨大,例如企业被剥夺投标的资格,企业声誉遭受重创等等,所以决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第三,企业家没有违法犯罪不等于没有刑事法律风险,不等于不会承担刑事法律风险的后果。当企业家被诬陷或是疑似有违法犯罪行为,但实际上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下,尽管最后企业家可能被无罪释放,但是企业这时可能已经跨了,企业家该坐的牢也坐了,就算有国家赔偿,国家还能给你的早餐赔出鲍鱼钱吗?

没有犯罪行为,却在实际上承担了刑事法律风险的后果,这样的事在实践中屡见不鲜,前文所提刘晓庆偷税漏税案就是典型一例,刘晓庆被举报偷税漏税,,犯罪的是她的公司,因此没有起诉刘晓庆,但刘晓庆却在狱中待了422天,出狱之后,个人声誉一落千丈,事业也落入低谷,直到今天,包括本文在内,提及此案都使用了刘晓庆偷税漏税的字样,这样的刑事法律风险的后果刘晓庆一直都在承担,却无法摆脱。所以,企业在防范和管理刑事法律风险的时候,不能忽视这种情况的存在。事实上,恶意的刑事犯罪的举报,毁掉的企业和企业家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第四,同样的犯罪行为,如果是单位犯罪,所受惩罚要轻得多。,,但根据刑法第387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此可见,,。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如何防范和管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了。

首先要解决的是态度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在刑事法律风险爆发之前,很少企业家会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爆发之后又吓得诚惶诚恐,这样的态度显然无法实现对企业刑事法律风险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要端正态度,靠他人的说教用处不大,只有企业家自己深刻体会到企业刑事法律风险一旦爆发,对企业家自身以及企业的危害有多大,才有可能真正端正态度,重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事前预防工作,在这种态度下,一切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工作才会变得有意义;

其次,要相信企业是可以对刑事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很多企业家担心,有些法律风险识别出来了,但却无法避免,徒增烦恼,如其这样,还不如不识别,图个心情愉快。但问题是,法律风险还没有被识别出来,你怎么知道就不能防范和管理?你可能会说有些你已经知道的刑事法律风险就是无法避免,但问题是,你不知道如何防范,你怎么知道专家就不知道如何防范和管理?你说律师也没办法,但是一般律师是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法律风险的,你怎么知道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的专业律师用管理的方法不能有效防范和管理这些问题?事实上,很多解决的方法和方案远远出乎你的意料。例如,在看似潜规则横行的行业中,遵纪守法并不一定总是吃亏,使用管理的方法我们完全有可能绕开刑事陷阱,并取得竞争的优势。

再次,即便不能阻止风险的发生,我们还可以减轻风险发生的后果。企业家对于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不能做简单化的处理。因为种种原因,企业无法做到完全的遵纪守法,无法去阻止刑事法律风险的发生,那么企业也一定要搞清楚哪些刑事法律风险会给企业和企业家带来重大的或是无法承受的后果,就算死,也不能死的不明不白不是?何况不能阻止法律风险的发生,不等于不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降低法律风险爆发后的不利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与法律风险管理是两个概念,前者更多地是就罪论罪,更多地使用法律方法来解决刑事法律风险的预防问题,而后者是用管理的手段来解决企业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例如前文提到的紫金矿业的污染环境犯罪,前者提出的建议可能是不顾成本地要求对有毒污水做无害化处理,后者的做法则可能是优化商业模式,用新的方法替换容易导致污染的黄金提炼工艺等,一劳永逸地解决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两者的区别还在于,后者还会区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轻重缓急,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资源进行分配等等。从广义上说,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是刑事法律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态度和认识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实现对其有效的管理呢?

第一,系统地识别是有效管理的基础。企业刑事犯罪的罪名看起来有限,对犯罪行为的界定,理论上也很清晰,但是一旦具体到具体企业的具体犯罪行为,其中的变数就会大大增加,罪与非罪的界线也会变得模糊。仅仅靠律师或是法务人员的经验,未能识别潜在重大刑事法律风险行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此必须要有结构化的识别模型,将这种遗漏的可能性尽可能地降低。

识别中应当注意很多犯罪行为都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和企业自身特点,例如中介服务企业不太可能犯重大安全事故罪,但煤炭生产企业犯该罪的可能性就很大,有些罪名只有上市公司高管才可能触犯,有些罪名只有国企高管才可能被追究刑责。因此,不深入企业,不了解企业在实践中是如何经营管理的,很多潜在的重大刑事法律风险就无法被识别。

识别的内容还应该包括犯罪的动机。同样是犯罪,民企老板犯罪与单位犯罪大都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但国企高管或是民企的职业经理人犯罪可能就不是。所以,只知道在企业的某个领域可能会有犯罪,不知道为什么要犯罪,企业就很难采取真正有效的防控和管理措施应对刑事法律风险。 

第二,准确地评估是有效管理的前提。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刑法中规定的内容,其引发的间接法律后果可能更加严重。例如身为实际控制人的民营企业家被抓坐牢,很可能意味着企业从此一蹶不振,因为他们对于企业而言不可或缺。如果只是职业经理人被抓,企业受到的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再找一个就是。所以在评估一个刑事法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时,要将刑法规定的惩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第三,科学地评价是提出法律意见和管理建议的基础依据。仅仅对企业具体刑事法律风险作出准确地评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这种评估与企业整体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够对每一个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对企业的最终影响作出科学地评价,才能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每一个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法律意见和管理建议。

第四,科学合理地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和管理计划是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最终的落脚点。对每一个刑事法律风险的科学地评价以及相应的法律意见和管理建议,可以让我们在分清企业所有被识别出来的刑事法律风险轻重缓急的同时,估算防控和管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成本和代价,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控和管理计划,合理分配企业资源的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对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有效防控和管理。

总结说来,建立这样的防控体系,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流程入手,系统全面地识别、评估、评价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建立动态的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数据库,并与具体的岗位联系起来,对其中的每一项刑事法律风险都要给出明确的法律意见和管理建议,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控和管理计划。这其中,风险缓释技术的运用是解决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关键。没有精准的解决之道,只是识别、评估企业刑事法律风险,于事无补,徒增烦恼而已。法律风险缓释技术的研究是迷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的企业,商业模式中的某个环节更容易暴露在刑事法律风险之中,而且这个环节本身带来的利润并不丰厚时,可以考虑将此环节外包,从而化解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不利影响。

当然,建立了上述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不等于万事大吉,企业还应该随时关注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动向,尤其是那些与自己的企业以及企业所在行业密切相关的刑事法律风险。

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家长里短,是是非非,如何防控,如何管理,如何运用风险缓释技术,如何实现风险控制与企业发展的双赢,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解决的。但我相信,不论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和管理的能力有多高,遵纪守法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世事变迁,草莽不再英雄,只有尊重法律和规则,认真对待无处不在的刑事法律风险,识别、评估、评价,并有效防控、管理这些法律风险,企业家才能摆脱草莽的气息,像绅士一样,去玩财富大冒险的游戏,确保自己和企业在刑事陷阱密布的市场中游刃有余,为企业基业长青筑下最基础的一道屏障。



 

报名倒计时 | “投资并购中的法律风险管控及操作实务”高级研修班即将开班,就等您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