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交流组

寿县千古迷丨 “赵匡胤困南唐”是怎么回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江淮地区,尤其在寿县、淮南一带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兵困南唐重镇寿州的战役。赵匡胤是何许人也?谁统兵困南唐?战争的经过如何?“刘仁赡死节守城”和“大救驾”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然而,后人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人云亦云,并不了解事情的原委和故事的真谛。今天,让我们通过温故历史来寻找真正的答案。

一、宋太祖赵匡胤其人


唐朝之后,历史进入了混乱纷争的五代十国时期,也就是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此时武官揽政,战乱频仍,百姓背井离乡,食不果腹,整个社会一片萧条。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宋太祖赵匡胤就出生在这个年代。

少年太祖。赵匡胤,祖居河北涿郡(今河北涿州),世代官宦之家。父亲赵弘殷,少时骁勇异常,擅长骑射,在后唐作战时曾救过庄宗李存勖一命,深得其信赖,被封为护圣君都指挥使(都指挥使:五代官名,用作统兵将领之称)。他后又在郭威和柴荣手下效力。


赵弘殷之妻杜氏,先前已有一男一女,后来都夭折了。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二月二十六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的夹马营。为了保住赵匡胤这个宝贝儿子,赵弘殷特意买了六个丫环来照顾他。少时的赵匡胤,由于受家庭和社会风尚的影响,自幼喜爱武艺,胸有大志。他不喜欢老师的指点,搞得几位教书先生先后辞去。因而他常常遭到父亲的责备,好在能受到母亲的庇护,而不致受罚。


赵匡胤十岁时,其父又为他寻了一个名叫辛文悦的老师。不知道为什么,赵匡胤一反常态,对这个老师有了好感,和他很谈得来。辛老师得知赵匡胤爱习武,就为他介绍了一个江湖侠士,传授武艺。有了这些,赵匡胤不但可以学得一身好武艺,而且学业也有极大长进,很得父亲的赞赏。


但是,好景不长,一天,辛师父突然失踪了。后来得知,那个江湖侠士是个江湖大盗,案发潜逃,而辛师父常常暗地里为他窝藏赃物,为免受牵连,也潜逃了。


辛师父走了之后,赵匡胤不再读书,瞒着父母常常在外游荡。在此期间,结识了在以后称帝中起到重大作用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并与他们结拜兄弟。


投靠郭威。赵匡胤对自己所喜爱的人和事,有一种执着的追求精神。当时,他对北汉的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节度使:重要地区设置的总管统兵,地方军政长官、封疆大吏、诸侯。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郭威十分钦佩。郭威招兵买马时,赵匡胤为了投靠他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21岁时,也就在与贺氏婚后时间不久,于天福九年(948)离家四处追寻。能够在新婚后不久,为了事业,舍弃爱妻,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赵匡胤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历经千辛万苦,以至死里逃生,千里跋涉经过河南、山西、陕西、湖北等地,终于在公元950年返回河北邺都时,遇到了仰慕已久的郭威军队,当即入伍作为一名士兵。这年他23岁。十分凑巧的是,在这个军队中,他不仅又见到了昔日好友石守信和王审琦,而且结识了29岁的柴荣。

柴荣,字君贵,为郭威内侄,自幼追随郭威,才兼文武,学识均优,身经百战。在一系列的战斗中,柴荣与赵匡胤两人建立起了兄弟般的情谊。从而在那个动荡着乱世风云的年代升起了夺目的双子星座,两个在乱世中并肩开拓天下的年轻人,一先一后照亮了史册。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原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郭威进了大梁,取代了后汉,建立了后周,史称周太祖。赵弘殷又在郭威和柴荣手下效力,先后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检校古代官名,负责审查核对、核实,南北朝非正式官职,隋唐入衔;司徒上古官名,为六卿之一,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司徒,司土,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职位相当于宰相)统率禁兵。赵匡胤因是赵弘殷的儿子,骑射本领诩在其父之上,又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宫中东西班“行首”,负责宫廷禁卫。


柴荣重用。郭威的亲生儿子都被汉隐帝杀光,后来郭威就把柴荣认做儿子。柴荣就成为他的唯一继承人。显德元年(954)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继位,即周世宗。


周世宗的继位,为赵匡胤施展才华和抱负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一方面,因为赵匡胤是周世宗称帝前的亲信将领,自然会受到重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周世宗是一个顺应历史趋势的英明君主,他后来积极从事的统一全国的大业,为赵匡胤等一批有才华的文武大臣提供了用武之地。


周世宗即位后,。同年3月,北汉对后周发动进攻,赵匡胤随周世宗前往迎敌。双方部队在高平相遇,遂展开激战。战斗开始不久,北汉军队就占了上风,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畏敌如虎,一见阵势不好,竟临阵脱逃。一时间后周军队阵脚大乱,形势十分危急。周世宗见情况危急,亲率一支骑兵,冲到阵前,亲自督战。此时的赵匡胤却很冷静,在他的建议下,周世宗将身边的禁军分为两部:一部由大将张永德指挥,从左翼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以密集的箭矢压住敌人的进攻;另一支由赵匡胤亲自率领,从右翼直扑敌阵。北汉军队抵挡不住突如其来的冲击,纷纷败退,后周军队终于转败为胜。


高平之战险遭失败的教训,促使周世宗下决心改革军政。一方面,惩治樊爱能、何徽两人;另一方面,重赏有功将士,全军口服心服。高平之战表现出周世宗英勇果断的才能,令世人折服。因此,,而且保障了从割据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赵匡胤以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周世宗的进一步赏识。战后,他不但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殿前都虞侯:五代时,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官员,位次于都指挥使),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而且还被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在赵匡胤亲自主持下,后周禁军完成了汰除老弱、调选精壮和组建殿前司(殿前司:五代的帝王多由节度使起家,拥兵自重,以亲信军队置于殿前,设殿前司,为统率军队的机构,和侍卫司分领禁军)诸军的工作,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赵匡胤再次显露出骄人的能力,在军队中的威望也急剧上升,开始崭露头角。


二、后周南唐寿州之战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封建割据的时期,长期战乱,“庐舍焚荡,民户丧亡”,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广大劳动人民苦于征战,。


周世宗来自民间,深知下情。,、经济、军事多方面的整顿和改革,积蓄力量,为统一、结束割据的局面作准备。


声东击西,兵伐南唐。显德二年(955),周世宗向朝臣征求统一天下的方略。王朴献《平边策》,提出“先易后难”的原则,主张把南唐作为第一个兼并的对象。他认为唐周边界近两千里,这地势很容易骚扰对方。骚扰对方应当从没有防御的地方开始,防御东面就骚扰西面,防御西面就骚扰东面,对方必定东奔西走去救援。东奔西走之间,就可以查明对方的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可以先用少数兵力作扰乱性的攻击,引他来救,消耗对方的力量。几次之后,对方兵疲力竭,我方就可以一举而下江北各州。江北既已到手,江南自然并不难取。南唐亡后,岭南、巴蜀必然惊慌失措,可以传檄而定。南方解决了,燕地必望风而附,即使不来,攻取也不困难。只有河东北汉刘氏,是周朝的死敌,非用强兵猛攻不可。好在高平战役以后,刘氏已经丧失进攻的力量,不妨放到最后解决。日后的情形与王朴预见也相差不远。

显德二年(955)五月,周世宗发动了夺取后蜀秦、凤、阶、成四州的战争(秦,治今甘肃秦安西北,宋移今天水;凤,治今陕西凤县东;阶,治今甘肃成县东;成,今甘肃成县)。这可以说是牛刀小试的行动。第一次用兵完全成功。


接着,周世宗开始进攻南唐,夺取淮南。南唐,“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称帝所建,定都江宁(今江苏南京)。这时期是南唐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盛时疆域36个州,约为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等省的一部分。三代帝王,前后共约三十九年。战争发生在第二代帝王李璟时。


寿州是南唐重镇,“控扼淮颖,襟带江沱,为西北之要枢,东南之屏障”,地势极为重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寿州的这种军事地位,不仅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曾为自己招来了战争的痛苦和磨难,而且,也正是这次后周攻打南唐所选择的第一个攻击点。于是,后周与南唐之战如箭在弦上,“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显德二年(955)初冬,周世宗柴荣决意攻打南唐之时,正值南唐主李璟国政日紊之时。南唐向例,冬季淮河浅水时,派兵戍守,民间称之为“把浅”。寿州监军(监军:仅为临时差事,唐代中后期,命将出征,以宦官为监军,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等官为监军,专掌稽核功罪赏罚)吴廷绍认为时世太平,派兵虚耗钱粮,取消这办法。寿州守将刘仁赡,是杨氏三十六英雄之一刘金的儿子,他深通兵法,上表力争,反对这个轻率的决定。然而,在这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南唐朝廷李璟只是命刘彦贞率兵两万赶往寿州,而将其他部队安排于远在东方的定远、金陵等地作为“应援”,让殷崇义与齐邱驻地金陵“共预兵谋,居中调度”。这种避实就虚的军事部署,为此后的战争埋下了被动直至失败的种子。


十一月初一,周世宗任命宰臣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行营都部署: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也称战时指挥官,前敌总指挥),以王彦超为副,率领侍卫军将领韩令坤等,进攻南唐的寿州。李谷率领周军沿着颍水顺流而下,到达正阳(寿县西六十里),发现淮河之上,无人防守,便立即建造浮桥,渡过淮河,直驱寿州城。这时,南唐寿州守将刘仁赡,听到周军将至,积极组织士卒进行防御,然外表上装出“神气自若,无异常日”的样子,以安定军心。周兵虽然众多,并在寿州城下及其外围的山口镇、上窑等地,多次使唐兵受创,但刘仁赡安排守城,井然有序,加之城墙坚固难攻,周军一上来,就发觉碰上硬骨头,因此攻城“毫不见功”。此时,后周与南唐的寿州之战,可以说是胜负难料。


世宗亲征,太祖建功。唐主李璟得知寿州危急,派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皇甫晖为应援使,将兵五万,分东西两路,前来救援。东路军在皇甫晖率领下,很快到达距寿州一百八十里的定远。西路军在刘彦贞率领下,也于显德三年(956)正月赶到寿州西南的来远镇,并组织了数百艘战船,沿着淮河直趋正阳,准备攻打周军的浮桥。李谷在寿州城下,听到这一消息,即召集诸将商议:“我等在此久攻寿州不下,敌人援军又将至正阳,若断我浮桥,则腹背受敌,无归路矣!”为求稳重,决定退保正阳浮桥。


周世宗见李谷久攻寿州不下,决定下诏亲征。在途中听说李谷准备退守浮桥,立即派人制止,并着大将李重进引兵直趋正阳。这时,南唐的军队也正在往正阳赶,“旌旗辎重数百里”,看起来浩浩荡荡,其势甚威。但其统帅刘彦贞“素骄贵,无才略,不习兵”,所部诸将又皆“勇而无谋”。听说李谷退兵,以为是怕自己,便想以速战取胜。因此,有时士卒连饭也顾不上吃,就被督促进军。结果,两军在正阳东相遇。刘彦贞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上色厉内荏,胆小如鼠。他在阵前横布“拒马”,在上面安放利刃,再用铁绳系在一起;同时,又刻木为猛兽之状,立于阵前,号称犍马牌;想依靠这些布置来阻挡周兵。周兵望见他这一番布置,无不笑其胆怯,于是锐气倍增,人人奋勇争先,一鼓作气,冲破刘阵,大败唐兵。这一战刘彦贞部下被斩首的达一万多人,伏尸三十里,军资器械,损失无数。自经此败,南唐兵大恐,刘仁赡死守寿州不出,皇甫晖也从定远退保清流关(今滁州西北),南唐军更加被动了。


周世宗于正月二十到达正阳,审度形势的发展,决定将浮桥移到下蔡(今凤台),集中主要兵力攻打寿州。他亲临寿州城下,在淝水北岸扎营,下令从淮北诸州征调民夫数十万前来攻城。但城中守军在刘仁赡的指挥下,“固守甚坚”。周军虽数道齐攻,昼夜不息,填堑陷壁,攻打了一个多月,仍然未能攻克。于是,周世宗改变战略,除主力继续围攻寿州外,分兵攻取南唐的江北各地。


殿前都虞侯赵匡胤于正月底,大破唐兵于涡口(今怀远县),斩都监何延锡,夺得战船五十八艘,乘胜南下,于二月初大破唐兵于清流关,直抵滁州城下,皇甫晖迎战被擒,滁州被攻克。不久,韩令坤又攻下了扬州、泰州。在西部战场,周军先破唐兵于盛唐(今六安);三月初,又相继攻下了光、舒、蕲、黄等州,寿州更加孤立了。一时之间,战争似乎有很快就可以结束的模样。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淮南人民本来怨恨南唐的横征暴敛,见周兵入境,都很欢迎,有的还备了酒肉,慰劳军队。不料后周将领根本没有吊民伐罪的意思,到处掳掠财物,虐害百姓。淮南人民大失所望,纷纷避入山岭湖泊之中,建立堡垒,把农具做兵器,拼叠纸片用做铠甲,披在身上,同周兵对抗。这种自发的农民武装,当时号为“白甲军”,力量相当雄厚。周军屡次受到他们的打击,有些已经到手的州县,因此又被南唐军夺了回去。


除了“人和”这个基本因素,“天时、地利”也对周军不利。周军从冬季开始进攻,拖到夏天,炎热潮湿的环境,使北方的军队感到很大的不便。攻寿州的部队,因连日大雨,营中积水数尺,士兵和攻城的器械漂没的都不在少数。唐军陆战虽屡受挫折,水军却远非北军可及,他们凭着这个特长,扼守江淮。

周世宗与诸将商议,认为劳师坚城之下,不是长久之计;决定命李重进、向训严以统军,继续这一地区的军事对峙,于五月间回开封,谋取胜策。


周世宗离开寿州后,留下的周军调整了布置,李重进驻城北,李继勋驻城南。城北靠淝水为水寨,不易攻打。城南为陆寨,李继勋建造了洞屋(撑木为柱,帽以牛皮,其状如洞)、云梯等新的攻城器械,然多次攻打,收效仍然不大,不免有些懈怠。六月二十七日,刘仁赡乘李继勋不备,出城偷袭,破栅而入,周军攻城器械全部被焚毁,士卒死者数百人。周军遭此袭击,士气低落,“军无固志”,加上夏季暑毒,粮运不继,诸将便欲退兵。这时赵匡胤从六合回开封路过这里,发现这一情况,留驻了十多天,才算稳定了军心。


但到七月中,战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江淮间盗贼充斥,舒、蕲、和、泰等州复为唐人所据”。南唐的援军在李景达的统率下赶到了濠州,前锋更达到了紧靠寿州城的紫金山(即八公山),列寨十余,如同串联的珠子(连珠寨),与城中的守军烽火相应,声势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向训认为目前周军战线太长,难以应付,建议撤退扬、滁,并力进攻寿州,得手之后,再图进取。周世宗接受了这个建议,各路周军乃都集中到寿州城下,合力攻城。可是仍只取得了几次小的胜利,进展仍然不大。


死节守城,大义灭亲。显德四年(957)二月,周世宗在京城还是听不到前线胜利的消息,十分焦急。又听到流言蜚语说什么唐之援兵尚强,应该罢兵。弄得周世宗也对自己的用兵产生怀疑,便派人去问正在卧病的李谷。李谷是初期参加过这次战争的老将,对双方情况都十分熟悉,听说周世宗来征求他的意见,便说:“寿州危困,破在旦夕,若銮驾亲征,有必胜之利者三:将士争奋,援兵震恐,城中知亡,必可下矣”。周世宗听了他的意见,坚定了继续用兵的信念。


显德四年(957)二月十七日,周世宗起驾再征淮南,命大将王环率水军数千由颍河开进淮河求战,二十七日到达下蔡。这时,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有了改变,周军重新取得了绝对优势。三月初三,周世宗亲临紫金山前线,指挥周军登山攻寨,大将赵匡胤连破唐军数寨,斩获三千余级,截断了寿州对外的通道,使唐军首尾不能相救,陷于各个孤立之中。三月中,周军在寿州城外大破南唐援军,生擒将领边镐等,以致南唐再遭失败。果然,初四日,唐军内部发生,大将朱元、朱仁裕、孙遴等各部举寨投降。初五日,唐军紫金山大寨被攻破,全军覆没,伤亡数万人。


刘仁赡闻援兵大败,倍加愤郁,懊闷不已,加之指挥军民作战,夜以继日,积劳成疾,卧床不起。督阵濠州(今安徽凤阳)的李景达闻讯后,竟与大将陈觉慌忙奔归金陵(今南京),使寿州更加孤立。


刘仁赡少子刘崇谏,见父亲病重,预料州城再难坚守。欲保全家性命,他自以为是,乘夜偷潜出城,欲投降于周。当他正要乘舟渡河时,被哨兵拦住,扭送城中。刘仁赡见状大怒,命左右将他推出斩首。兵士正欲行刑,监军使周廷构上前阻止,然后驰入庭前,意欲求情。刘仁赡下令掩上中门,不让周廷构入内,且传出话来:“逆子犯法,理应腰斩,如有为逆子说情者,罪当连坐!”周廷构无奈,只得奔向刘仁赡夫人处求救。刘夫人薛氏得知此情,凄然泪下。然而,她强忍悲痛,说道:“崇谏是我幼子,何忍杀害!但他既然犯法,罪过难容,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如果包庇一个崇谏,刘氏一门忠孝至此尽丧,还有何面目再见将士呢!”说完,双眼含泪令人催促速将逆子斩首,然后举丧。此情此景,众人无不感泣。


三月十九日,刘仁赡已病重不醒。监军使周廷构等趁刘仁赡病得不省人事时,代主将奏表,愿举城而降。周世宗大喜,乃于寿州城北布阵摆兵纳降。一日后,刘仁赡怀着终生遗憾气绝归天。其妻薛氏悲痛绝食几天后,也愤懑而亡。至此,历时一年又五个月的寿州之战结束。


刘仁赡在历史上无愧为一员名将。周世宗很赞赏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亏”的品格,还追封他为彭城郡王,又把清淮军改为忠正军,以表彰他的赤胆忠心。显然,。


刘仁赡的忠烈之举,感天地,泣鬼神。寿州军民泣泪相吊、以死相祭。史料记载说:州民“相率巷哭”,“偏裨以下感德自刭者计有数十人”。南唐李璟,闻仁赡死节,恸哭尽哀,追赠其为“太师、中书令”,予谥“忠肃”,后又追封其为“卫王”,妻薛氏为“卫国夫人”,立祠致祭。宋代,亦将其列入祭典,加谥“忠肃”。明代,于寿州城内建造了“忠肃王庙”,香火久久不绝。刘仁赡的壮烈义举,被人们世代相传、口口相因,流传至今。对他那“死节守城,大义灭亲”的壮举,有诗赞道:“孤臣拼死与城亡,忠节堪争日月光。试看淮南隆食报,千秋庙貌尚流芳。”


三、战争胜负的原因分析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以北方进攻一方的失败而告终,这一次的寿州之战是以来自北方进攻的胜利而告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结果呢?


周军胜利的原因:

周世宗伐南唐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充分准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周世宗精明强干,很有志气,。他曾经说:希望做皇帝三十年,用十年时间开拓疆土,用十年时间使老百姓休养生息,用十年时间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他留心农事,让人用木头刻了农夫、蚕妇的形象,放在殿庭上,以便能够天天看到它,给百姓减轻痛苦。有一次,他和文武百官在皇宫里会餐。他说:“这两天很冷,我在宫中吃好的饭食,不觉得冷。对百姓没有功劳,坐享天禄,实在感到惭愧。既然不能耕田自食其力,就只有亲临战阵来为民除害,这样心里也许安稳些。”这番话,固然是说他自己,也是勉励那班文臣武将的。


他发动的这场统一战争,不仅得到了本国人民的支持,而且也受到南唐人民的欢迎。何况,周世宗在战前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显德二年(955)三月,他接受王朴的建议,决定要兵伐南唐,但直到十一月才正式命将出征,进行了八九个月的充分准备。例如,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埇桥(今宿州北)东南“悉为污泽”,便组织民夫进行疏导,东至泗上,为进军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战后通漕也提供方便。其他,“精练士卒”、“蓄积实边”更是不需细说。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大业。周世宗成功的经验表明,只有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具备了统一的实力,才能取得胜利。


在择将用人方面,周世宗通过深入的了解,做到了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大胆放手,用人不疑。所用李谷是当时有名的干才,在群臣中颇有威望,被任命为前营都部署,是寿州战役的总指挥。最初在寿州城下、山口镇、上窑等地的几次战斗,都打得很好。后来唐军增援部队赶至正阳,欲断浮桥,李谷恐腹背受敌,决定退兵,这个意见虽然周世宗不满而加以制止,但并没有因此对他不信任,而且随着战事发展的需要,把他原来的官职“知寿州行府事”,改为“判寿州行府事”,提升了一级。不久李谷患疯痹疾,卧病不起,周世宗还经常派人前往询问国家大事,采纳了他许多有益的意见。又如,周世宗离开寿州时,命李重进继续围攻,命张永德在下蔡扎营声援,但他二人内心不和,配合不好,唐人又从中挑拨离间,想把事态扩大。李重进有二心的风声,不胫而走,引起了周军中许多人的忧恐。然而,周世宗不信谣言,信任如故。不久,李重进便主动到张永德营中,开诚布公地交换了意见,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为以后的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创造了条件。


整个战役既有预订的周密计划,又灵活执行,不受陈规的约束,打得十分主动。一开始,把寿州作为突破口,集中全力攻打,遇到刘仁赡坚守又改为“围点打援”。后又收缩战线,集中全力攻打寿州,终于胜利。赵匡胤、张永德和向训都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统一大业自古就有,但结果不尽相同,为什么?与淝水之战相比,寿州之战决策正确,时机适当,主攻方向选择恰当,都是科学决策的结果。要想实现目标和结果的统一,必须依靠科学决策。


南唐失败的原因:

南唐,虽为南方大国,但在李璟的统治下,,丧失民心,国力削弱,无法抵御周兵。李璟初即位的时候,虔州的农民,;此后,,。到953年“盗贼群起”、“人不堪命”,加之农业歉收,使南唐统治者丧失民心,国力削弱,无法抵御周兵。

战争打起来后,用人问题上又常出差错。先命刘彦贞援救寿州失败,后又任命其弟李景达和陈觉援救,畏缩不前,造成战争形势十分不利于自己。


抓不住战机,处于被动地位。战斗过程中,又没有抓住战机,对来犯的敌军以及时的打击,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固守孤立据点,互不联系,坐而待毙。


由此可见,、经济的原因,又有战略战术的原因,确实不是偶然的。


战事反复的原因:

人心所向是周军最初军事进展顺利的重要原因。周世宗发动的这场统一战争,不仅得到了本国人民的支持,初攻寿州时,还得到了沿途亳、陈、颍、徐、宿、蔡州人民的支持,丁夫数十万协助征战,而且南唐人民也表示欢迎。正如周世宗在《赐江南李璟书》所说,这场战争是“上顺天心,下符人欲”的,因而“兵不告疲,民有余力”,要取得胜利,是有几分把握的。结果两军交战时,便出现了“及周师至,争奉牛酒迎劳”的情况。


周军某些将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任意破坏纪律,失去了民心。已经到手的州县,因此又被南唐军夺了回去。


周世宗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下令整肃军纪,对淮南地区人民进行安抚,又争得了民心。根据实地得到的经验教训,周世宗采取了两项积极的措施。第一是宣布赦免淮南各州的囚犯,取消南唐政府的各种不合理的赋役。这是解决“人和”问题的办法。从以后的事实来看,他对于招揽淮南人心,确实很加注意。打破寿州之后,下令免缴租税,不追究附近人民反抗周军的问题,还准许家属认领被掳的人口。攻泗州时,禁止兵士损害庄稼;破城后也注意禁止掳掠。很快便做到“秋毫无犯,军民咸悦”。这样“白甲军”的抵抗就逐渐停止了。第二是重用降兵中的水手,让他们教练水战。于是,后周在几个月中间建立了一支水军。


民心不可违,得人心者得天下。自古以来,无论战争与和平年代,安抚民心、争得民心至关重要。


四、故事结论和“大救驾”今辩

后周南唐寿州之战,历时一年零五个月,是历史上有声有色的一场攻防战。其间,周世宗身先士卒,两次亲征;李谷、李重进、赵匡胤等将士用命,屡建奇功;陆战、水战并举,旷日持久、残酷激烈,创下了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残酷的战争把寿州城毁坏殆尽,战后州治迁往下蔡(今凤台),直至北宋末年才将它恢复重建,并迁回寿春,所以寿县历史上有南北寿春之称。


这一年十一月,周世宗第三次亲征淮南,十二月陆续攻下了泗州、濠州、泰州,唐主李璟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派使请和,愿割江北诸州、划江为界。三月,和议成。唐之江北十四州六十县二十二万户,悉入于周。


透过战争的硝烟,拨开历史的迷雾,可以清楚地看到:困南唐确有其事,是周世宗柴荣兵伐南唐围困寿州,而不是宋太祖赵匡胤被围困在南唐寿州。当时,赵匡胤尚未“”,仅是周世宗身边的一名将领。在寿州之战中,二者属君臣关系,是统帅与将领的关系,在战争中是指挥全局与局部作战的关系。然而,二者在结束五代以来割据的统一大业中又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周世宗柴荣为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建立大宋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后来,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美化,故将周世宗演绎成赵匡胤了,这也不难理解。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南北宋志传》和清朝道光年间出版的《北宋金枪传》,都讲赵匡胤的事,并没有困寿州之说。到了清朝末年,小说《宋太祖三下南唐》,京剧《双锁山》、《刘金定》、《杀四门》、《桃花阵》、《凤台关》,鼓词《双锁山》、《观星》、《阴魂阵》等文艺作品中,才出现了困寿州的情节,故事就是根据这些很晚的戏曲、小说中的情节加工成的。


“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无疑是周世宗伐南唐之战的缩影和在民间千百年的演绎。然而,“大救驾”却随着“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并且在寿县也有几说。究竟哪个更合情合理呢?请大家仔细分辨——“救驾”:

手下留情——“救驾”。史书所载寿春食饼一事,与传说完全不同。《宋史·太祖本纪》中载:显德三年(956)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督军平扬州,与世宗会寿春”。“寿春卖饼家饼薄小,世宗怒,执十余辈,将诛之。经宣祖(弘殷)固谏得释”。若“大救驾”的传说由此而来,则相差何止千里!看来,寿县在那时是出售过一种“薄而小”的饼,不过这种饼并没有救过皇帝的驾,反而得罪过当时的皇帝,幸而后来当皇帝的赵匡胤的父亲出面说情,救了卖饼者的“驾”,才免于一死。大概后来卖饼者出于感激之情,把这种“薄而小”的饼做得更好吃了,而且取名“大救驾”,流传至今,也未可知。


火烧余洪——“救驾”。在民间,广泛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统一全国,下令兵伐南唐。南唐闻说宋兵南下,忙请妖道余洪为帅,带兵前往迎战,将宋朝君臣围困在寿州。经过许多惊险曲折的斗争,大将高怀德及其子俊保、媳刘金定终于在八公山上放火烧死了余洪,大破唐军,救了赵匡胤的驾。


粮草不济——“救驾”。相传赵匡胤做了大宋皇帝后,亲率大军征伐南唐,首先攻下了淮南重镇寿州。不料宋军刚刚得胜进城,南唐的援兵就到了,霎时间,把寿州城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宋军活活给困住了。孤城困守,贮存的粮食早已吃光。于是将士、百姓吃起了野菜、树皮。皇帝赵匡胤也吃不上什么像样的食物了,再加上日夜忧劳、神疲体乏,食欲锐减,眼见得形容憔悴。为此,军民更是焦虑不安。一天,赵匡胤的坐骑散放在南城墙根下啃草,忽在一丝绿油油的秧蔓下拽出了红殷殷一串疙瘩鲁突的东西,接着就“咕扎咕扎”不抬头地大嚼起来。马夫见状,甚觉稀奇,就近寻找,很快也掘出一大串,饥不择食,揽口便咬,只觉又脆又甜。官兵、百姓们闻知此事,纷纷绕城寻觅,一时间,竟解了无数饥肠。因这好吃的东西是御马发现的,人们就称它做“御蔸”,听白了,成了“芋头”。吃着芋头,人们想起城中龙体欠安、膳食不济的皇上,可又觉得总不能随随便便捧起这光不溜的芋头给皇上吧。一个卖饼的老妇想出了主意,她把芋头捣碎成粉,和上点干枣,团成一个圆圆的饼儿,又过油炸了一下,端进城中。赵匡胤许久未曾见到这般细做的糕点了,看着、闻着已然心动,随后拿起一块放入口中,顿觉香气四溢,比那往昔用惯的山珍海味强上百倍,大喜之下,竟脱口连呼:“好饼,好饼!真是救了朕的驾也!”


寿州美食——“救驾”。以上三种传说,均不符合历史事实。第一种显而易见,相差何止千里;第二种纯属虚构;第三种已不可能,因为后周兵伐南唐经过长期的准备,不可能粮草不济。而且,寿州城一直未被攻破,因而未被困于城中之事。多数人则认为,后周南唐寿州之战几经反复,久攻不下,人困马乏,令周世宗焦急不安。因求胜心切,周世宗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见此情景,寿州饼家巧运心机,精工细作,做成一道美食,呈献给周世宗,使之大开口味,一饱口福,食欲大增,是“寿州美食救了周世宗的驾”。


后来,民间传说班师还朝的赵匡胤还时时记挂患难时“救了驾的”寿州油饼,于是颁为贡品,着地方岁时献纳。寿州这地方本就物产丰饶,那原料不仅有面粉、猪油、麻油、白糖、冰糖等常用食物,又有桔饼、桂花、青梅、核桃仁、青红丝等珍稀果料。在制作上,则经过和面、团面、切剂、揉皮、杆摊、包馅、按捺、油炸等十多道工序。外表细酥层叠,似金丝盘绕,内含重糖香馅,细润芬芳,色香味俱佳,如此精工制成的饼儿,已远非昔日可比。遂众口一词,名之曰——“大救驾”。


“大救驾”有贡品之贵,寿州人引以为荣,商家爱制作,外地人乐购买。于是,席宴佳宾,礼馈亲友,且作为一种吉祥之物,非“大救驾”莫属。如今,“大救驾”的制作工艺,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精心保护。

故事说到这里,该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最后,请大家别忘了有机会,携亲友到“后周南唐寿州之战”古战场,来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困南唐”的地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旅游观光,一品“大救驾”!

作者:时洪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