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交流组

26家公司撤回申请,今年仅7家报材料,IPO市场又在变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投资银行在线是一个资本与项目对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围绕“早期投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并购退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bp@pelist.com。

IPO市场又在变天?

IPO申报、审核进入放缓期:自去年10月份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审核通过率大大降低,在审核全面趋严的情况下,IPO申报、审核全面进入放缓期。

先来看IPO申报情况:

上周(3月12日-3月16日)无新增报会企业;

2月26日至3月16日期间,已连续三周无新增报会企业;

截至3月16日,今年仅新增7家报会企业,其中上交所3家,深交所中小板1家,创业板3家。

不过有投行透露,近期属于企业补年报的密集期,除了新增申报项目更加谨慎的原因之外,不排除一些企业正在补年报。

接着看IPO审核情况:

自去年10月份以来,IPO审核通过率大大降低。进入2018年之后,发审委审核通过率再创新低,20-30%的通过率时常发生,甚至出现过全都被否的现象。

此外,进入2月、3月之后,IPO审核通过数量仅为个位数,分别为7家和5家。

再来看IPO批文下发速度:

2017年,证监会平均每月下发34家公司IPO批文,3月份批文数量最多,共下发51家公司IPO批文;

到了2018年,IPO批文下发速度明显放缓,1-3月份(截至3月20日)分别下发IPO批文数为14家、4家和9家;

2月份虽含有春节长假原因,但仅4家公司IPO批文的数量,还是创下了两年来新低。

18天无新股上市

经常参与新股市场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新股上市了。

的确,自3月2日倍加洁和华夏航空两只新股上市之后,至今再无新股上市。也意味着,长达18天的时间里,A股市场暂无新鲜“血液”注入,这也是自2016年新股申购新规实施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此外,近三个月时间,新股上市数量也大大减少。数据显示,2018年1月-3月(截至3月20日),沪深两市共有31只新股上市交易,而去年1月至3月共有134只新股上市。

证监会明确提出“IPO被否需运行三年才可借壳”,以及新一届发审委超低过会率,足以让不少企业知难而退。财务指标上的新要求,更是让不少企业知难而退。

近日,第一个是IPO在审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要超过1个亿,且最后一年超过5000万,不达标的,要么选择撤回,或者接受现场检查;第二个是IPO新申报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

细究原因,上述26家撤退企业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近三年净利润合计不到1个亿,且最后一年不足5000万,这类企业占比最多。

2、净利润满足要求,但业绩出现下滑。

3、新三板转板的企业,股东结构中出现了券商集合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在2017年下半年对22家IPO在审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期间共有10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将继续深入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

IPO前,撤退大军开始增多

不足一个月时间,已有26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请。

2月23日,:

证监会将区分交易类型,: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交易,,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统计发现,2018年至今,共有48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2月23日证监会发布新规后,“撤材料”开始加速,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共有26家公司决定撤回IPO申请。

从IPO承销商来看,26家公司涉及24家承销商,其中,德邦证券的两个项目均已撤回,分别是上海能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也撤回了两个项目,分别是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禾昌聚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6家企业终止审查三大原因

一位上市券商分管投行的副总裁坦言:“考虑到IPO被否的可能性很大,尤其那些已经经过初审会拿到反馈意见的企业,掂量过会概率小,还是会选择终止审查。”

而细究其中原因,财务指标和合规性不合格是这26家终止审查企业始终绕不过去的槛儿,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近三年净利润合计不到1个亿,且最后一年不足5000万,这类企业占比最多。

比如,东北证券承销的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1723.72 万元、2596.33万元、3813.58万元,并不符合最新的净利润要求。

再如,海通证券保荐的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1409.49万元、2722.12万元和4441.04万元,净利润累计不超1个亿。而这家公司在今年1月30日就拿到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其中要求进一步说明12个规范性问题、多达29个信息披露疑问等,3月9日审核状态就变更为“终止审查”。

2、净利润满足要求,但业绩出现下滑。

比如,中德证券承销的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2015年-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402.55万元、5219.55万元、5947.27万元,符合“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超过1个亿,且最后一年超过5000万”的要求,但问题是2016年净利润下滑。

3、新三板转板的企业,股东结构中出现了券商集合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

比如,红塔证券承销的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曾在新三板挂牌,股东中存在契约性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且在新三板挂牌前股东人数已超过200,,否则会存在合规性问题。

不满足指标建议撤退

近日,:第一个是IPO在审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要超过1个亿,且最后一年超过5000万;第二个是IPO新申报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

上述券商副总裁表示:,而新立项或申报的项目,除了最近一年的净利润要求之外,还增加了近三年平均每年超过3000万这一条。”

那么,IPO在审项目中,连续三年净利润不超过1个亿,或最后一年不超过5000万的企业,都有可能被劝退。

“要么是选择主动撤回,要么是接受现场检查。”华南某投行人士透露,,并且从净利润最低的企业开始排列检查。”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如此分析,:

一是进一步清理堰塞湖,把IPO项目审核标准提高;


二是为今年可能回归的中概股融资提供空间,严格控制融资规模和节奏;


三是提高承销商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和标准,以低过会率和严标准逼退暂时不合格的企业。

2018年上半年现场检查继续

此前,证监会在2017年下半年对22家IPO在审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而2018年上半年现场检查将继续进行。

证监会公布,去年现场检查对存在其他问题的企业及其中介机构进行督促整改或约谈提醒。

体现的问题主要是,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与关联方无业务背景资金往来;主要客户、供应商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入确认时点不一致;内控措施不完备;与关联方在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不独立;期间费用跨期确认等。

据了解,证监会对去年现场检查的企业,已通过反馈意见函形式告知企业及中介机构,督促其尽快整改。对其中3家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进行了约谈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场检查准备和实施期间,共有10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

2018年上半年,证监会将继续深入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

今年检查范围主要包括:

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中的企业;

日常审核中发现存在明显问题或较大风险的企业;

反馈意见或告知函等回复材料超期未报的企业。

通过常态化现场检查,督促IPO申请企业提高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打好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大风险攻坚战。

在新一轮的IPO抽查正式启动的背景下,已经有不少企业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3年利润不够1个亿,新三板36家拟IPO企业恐撤回

3年累计净利润要达到1个亿,不达标的拟IPO企业正在陆续被劝退。这是IPO市场正在发生的大事。

在新三板企业IPO撤回成“疯”的背景下,还有36家拟IPO企业大概率要主动撤回IPO申请。

这36家企业共携带2354名集邮党,其中润农节水股东户数最多达879名。因为润农节水尚未公布2017年年报,2014年-2016年,公司净利润合计8000万元,距离一个亿的小目标,有点差距。

而新三板11000多家公司中,也只有540家勉强达标,20:1的比例。

"3年1个亿,这是多家券商跟预审员沟通得知的窗口指导,是目前证监会审核的尺度。"某大型券商保代对读懂君表示,"不管在哪儿上市,3年1个亿净利润应该是通用的,去创业板也得达到这个要求。"

"预审员会给我们选择,要么主动撤项目,要么接受现场检查。这个检查很要命的,所以如果接到电话,我们还是建议大部分企业先撤,稳妥点好。"上述保代说。

2017年下半年,证监会共对22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共有18家被查出问题。其中2家企业被出具警示函,,还有3家企业和中介机构被约谈。

"这要求,太特么高了",一位刚刚加入保代行列两年的年轻保代忍不住感慨,"我们现在有点懵,还没搞清楚状况,最近很多项目都在和会里沟通,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已经有券商在调整步伐,提高立项标准。

"没有1个亿,我们内部立项就会毙掉。勉强凑上1亿净利润,增长有限的企业我们就不建议报了,等于送死",北京某大型券商保代对读懂君表示。"3年累计净利润1个亿,最后一年净利润最好有5000万,这样相对稳妥",他们更倾向于操作这样的项目。

实际上,去年年底开始,坊间就有传闻:现在企业IPO,三年累计净利润要达到1亿元。统计今年以来IPO企业的数据,发现残酷的真相——没有1个亿净利润千万别去IPO,有1个亿也要好好掂量掂量。毕竟数据不会说谎。

今年共29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的企业中,仅泰林生物一家企业3年累计净利润不足1亿元,其余企业净利润均超1亿元,3年累计净利润中位数达2.42亿元。

今年以来被否掉的29家企业,3年累计净利润中位数也有1.34亿元,而撤退的48家企业3年累计净利润中位数仅有8800万元。

过会的企业再分板块感受一下:

再来看一下撤退的48家企业情况:

48家撤回的企业中,27家三年净利润累计少于1亿元,占比达56.25%,而在排队中的企业,三年累计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的占比仅有37%。

当然,撤回IPO绝不仅仅是净利润的问题,现阶段,净利润绝对是主要的问题。

今年仅5家预披露招股书,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怎么办?

当然,也有市场人士质疑,"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个亿有待斟酌。,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深圳某大型保荐券商保代人士对读懂君表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申报IPO多热情已经陷入冰点。今年以来,证监会官网仅预先披露了5家企业的招股书,而去年同期申报数量超30家。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媒体表示,当前IPO申报企业数量骤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严审核的标准让市场趋于谨慎,不少企业甚至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二是给"独角兽"企业上市让路,有些"清场"的意味

世界真奇妙,因为有了新三板,这些中小企业才知道,原来自己省一省、凑一凑,够3000万利润了还能去IPO碰碰运气。

被券商、会所、律所折腾掉了几层皮之后,才知道自己要靠边站。

"与其让独角兽回国上市,不如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不少市场人士呼吁,到了给新三板政策,到了新三板发挥土壤功能的时候了。

不然,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该如何实现资本化呢?

新三板拟IPO企业最近三年净利润情况:


来源:券商中国、读懂新三板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在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21-61629676。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