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交流组

【2014年车险市场回顾与展望】变革之年: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国康乐一生b报注】如果说以往年度保费增长是数量拉动型,主要靠新车销量和投保率提高来拉动,2014 年则是内生驱动型,主要靠车均保费的提高拉动。这是2014 年车险行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在汽车销售增速趋缓、趋稳,且投保率已较高的大背景下,这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李文昱】


2014年对车险市场而言可谓是变革之年,行业内外到处都充满了变革的元素,从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到汽车行业反垄断,再到车联网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虽然很多变革才刚刚开始,但却带给我们对未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2014年回顾


(一)车险市场增速略有回落


1.增速略有回落。截至2014年11月,全行业实现车险保费收入4943 亿元,同比增长16.94%,较2013 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增速略有下降。


2.保费规模迈上新的数量级。继2012 年行业车险保费收入突破4000亿元后,2014年将突破5000亿元。


3.车险占比继续提高。车险占非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达到72.96%,较2013年提高了0.11个百分点。


4.盈利基本持平。2013 年车险行业略微亏损,预计2014 年仍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缘,且将维持少数公司盈利、大部分公司亏损的格局(见图1、图2)。



图1:车险市场保费收入增速



图2:车险市场综合成本率


出现上述经营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汽车销量增速明显下滑。2014年1-1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43.05万辆和2107.91万辆,同比增长7.2%和6.1%,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1和7.4个百分点(见图3)。二是车均保费提高。行业普遍加强效益险种销售力度,提高商业三者险责任限额,增加投保险种数量,在增强客户保障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保费充足度,对发展和盈利均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图3:汽车市场销量增速


数据显示,车险保费增速近几年大大高于汽车销量增速。如果说以往年度保费增长是数量拉动型,主要靠新车销量和投保率提高来拉动,2014年则是内生驱动型,主要靠车均保费的提高拉动。这是2014 年车险行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在汽车销售增速趋缓、趋稳,且投保率已较高的大背景下,这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见图4)。



图4:交强险投保率(承保数量/保有量)


(二)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费率,到2003 年实行车险产品管理制度改革,由各公司自主制定条款、费率,再到2006年实行行业条款,每一轮改革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市场环境。此轮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起因是2011年的“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等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但时至今日,行业车险保费收入已超过5000亿元,承保车超过1.5亿辆,车险占非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已接近73%,改革就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更要解决车险经营中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创新动力不够等深层次矛盾。改革将成为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虽然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在2014年未能正式实施,但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已非常明确,即: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将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建立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在条款方面,以行业示范条款为主体,以公司创新型条款为补充。在费率方面,以市场化为导向,赋予并逐步扩大保险公司费率拟定自主权。,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加强事中监测和事后问责。在具体实施上分步骤、渐进式进行,稳步推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判断:


1.市场化不是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不是简单放开管制,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


2.市场化不等于降价。社会和消费者对改革普遍存在降价预期,改革也必定会加大价格敏感度,但不能将改革简单地理解成降价。绝不是产品责任不变,单纯把费率降下来,也不是责任越宽越好、保费越低越好,这样是无法持久的,改革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尤其是经历了2003 年费率改革之后,相信保险行业会更加成熟。


笔者认为,此轮改革最值得期待的,在于差异化和创新。保险行业应致力于对不同细分市场开发差异化的条款和费率,推出新的定价方式、服务模式和销售模式,在真正满足和挖掘需求的同时,提升行业整体运营能力。


3.改革中机会均等。很多观点认为市场化改革对大公司有利,对小公司不利,实际上在推出行业条款时,也存在同样观点。改革必然会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但改革对任何公司而言机会和挑战都是相同的。例如,大公司虽然具有客户庞大的优势,但在某一细分市场可能存在专业能力的劣势,如果小公司能够将某一细分市场做精、做出特色,其竞争力一定不会输给大公司。因此,竞争策略和市场定位是各保险公司在市场化改革中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三)零整比系数首次发布,汽车产业变革纷至沓来


1.零整比系数首次发布。长期以来,保险行业和汽车行业始终处于利益博弈的关系,车商不断加强产业整合,整车价格大幅下降,而维修价格则持续大幅提高,保险行业成为车商成本转移的途径。这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其原因主要在于保险行业失声,没有形成合力,但这一局面在2014年发生了改变。


2014年4月和10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的两批共36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系数,引起普遍关注。零整比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反映了车辆的售后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保险行业开始履行保险客户代言人的职责,从维修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为客户争取利益。


但仅有零整比显然不够,一方面,下一步零整比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车险费率挂钩,这才是车商关注零整比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行业维修标准,固化维修行为和价格。此外,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为保险行业和汽车行业提供了合作的契机,未来二者应是命运共同体,而非对抗关系,应通过紧密合作更好地服务并留住共同客户。


2. 汽车产业变革纷至沓来。2014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可谓是多事之秋。上半年,发改委开始进行汽车反垄断调查,被调查企业纷纷降低整车或零配件价格。7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打破了2005年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对汽车经销商授权的规定。9月初,、、,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明确宣布要“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要求从2015年起车企公开汽车维修技术资料,这意味着整车企业长期以来在汽车售后维修市场的垄断被打破。


伴随上述政策的深入实施,现行以厂家为主导、以4s 店为载体的运营模式将面临较大冲击,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将面临利益和价值的重新分配,这些均与保险行业密切相关。


(四)车联网概念风起云涌,渗透率提升缓慢


2014年是车联网蓬勃发展的一年,无论是保险行业、汽车行业,还是互联网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均对车联网在车险中的应用兴趣浓厚,纷纷介入车联网领域,并开展了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正在推进的车险市场化改革也增强了对车联网发展前景的预期,对ubi 保险(usage based insur⁃ance——基于驾驶行为确定保费的保险)、里程保险等的讨论此起彼伏、空前热烈。


但在繁荣的背后,似乎仍未摆脱概念大于实质、形式大于内容的尴尬。由于始终没有找到消费者的兴奋点,服务不够聚焦,加之车联网涉及的环节和资源众多,但相关各方的出发点和利益诉求都不一样,相互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融和,缺乏系统性的整合,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2010年国内车联网渗透率为4%,2013年仅为6%,预计2014年不会超过8%。


面对汹涌澎湃的车联网浪潮,甚至是互联网企业可能造成颠覆式影响,保险行业应当抓住关键,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深度介入,推动车联网真正落地。


车联网在车险上的应用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首先要明确车联网到底要做什么。笔者认为,车联网已不仅是一个技术或产品,而是要通过车联网的应用,创造出一种新的用车方式、新的用车生活、新的用车体验,而只有车联网企业、车商、互联网企业、保险公司等多方密切协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否则就可能沦为噱头。其次应踏踏实实地提高渗透率,让更多的客户真正体验到车联网服务,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相关应用,包括与车险费率挂钩才有实现的基础。


2015年展望


(一)行业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一是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实施方式、推进步骤、改革力度等均存在不确定性,对车险市场影响巨大。二是汽车行业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实施,对汽车市场、车险市场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有待实践检验。


(二)市场细分和差异化定价将成为核心能力


在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场细分能力和差异化定价能力将成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力,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承保政策、销售政策等的制定都要基于这两个能力。


(三)保险行业作为客户代言人的角色将进一步加强


保险公司既是保险服务提供者,又是修理服务的需求者,同时又是汽车维修质量的监督者。面对汽车产业变革、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保险行业将进一步强化客户代言人的角色,着眼于客户用车服务链,不断加强服务资源整合,降低车辆维修和使用成本,优化客户体验。


(四)互联网思维带来深远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无处不在,这将带来车险行业新一轮客户资源的争夺和重新分配,保险公司客户获取方式、客户界面、服务模式、资源整合方式等都将逐步发生改变。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