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交流组

小华新技术——行业新技术动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行业新技术动态

1

        目前国内保险机构众多,仅华夏保险在全国就有673家分支机构,保险市场体量巨大,但整体上保险行业仍未摆脱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经营方式,这情形犹如一个身形高大又虚胖的“巨人”追赶脚步轻快的“精灵”,十分吃力。趁着现在行业资金实力雄厚,保险业要进行前瞻性布局。

        2017年5月28日,中国保险学会联合复旦大学共同发布《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白皮书 (2017)》,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系统地梳理了未来影响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十大重要科技的研究报告,报告用学术性、国际化、前瞻性的视角,将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最新科技发展与保险行业的结合囊括在保险科技(InsurTech)的框架下进行讨论,并提出十大保险科技。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人脸识别、基因检测、区块链技术三项“黑科技”,同时畅想未来可能在保险业中的应用。

1
人脸识别

        相信大家对人脸识别技术并不陌生,时尚达人们也应该知道2017年十一月发售的iPhone X也搭载了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就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我们来试想一个场景:上海市民林女士,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家庭主妇,她的老公非常宠爱她,为她在华夏保险购买了一份福临门年金保险。今天,正好到了领取生存金的日子,林女士早上忙完了家务,便匆匆忙忙的乘上地铁前往华夏保险上海分公司办理生存金领取的保全业务。但是,很不巧林女士忘记了携带有效地身份证件,证明不了自己的身份就不能办理业务,重新回去取十分麻烦。这时候,公司柜面如果配备了搭载人脸识别技术的扫描仪,林女士只需在柜面拍个“美照”就能轻松的把生存金领取出来。

2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

        基因检测有助于帮助保险人对投保人的疾病提前预防,并降低投保人隐瞒病情或疾病遗传史等信息造成的道德风险,有助于进行差别定价和险种创新。然而,保险公司通过基因筛选拒保高风险保户的行为将变得不可避免,,合理地通过新的精算方式、新的制度建设来规避风险、服务用户。

        以目前的市场来看,如若将基因检测技术运用在承保环节,虽然大大方便了投核保工作,却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经营战略。不如换个角度,把该项技术运用到后端,也就是客户服务部分,将基因检测技术作为公司高端客户甚至是普通客户都能体验的一项增值服务,收集客户的相关基因信息,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意见,提升客户服务品质的同时又加大了客户粘性。

3
区块链技术

        所谓区块链技术,简称BT(Blockchain Technology),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

        用通俗的话阐述:如果我们把数据库假设成一本账本,读写数据库就可以看做一种记账的行为,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找出记账最快最好的人,由这个人来记账,然后将账本的这一页信息发给整个系统里的其他所有人。这也就相当于改变数据库所有的记录,发给全网的其他每个节点,所以区块链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 ledger)。

01

        区块链原本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存储数据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一种自引用的数据结构,用来存储大量交易信息,每条记录从后向前有序链接起来,具备公开透明、无法篡改、方便追溯的特点。

        本人在投诉处理过程中,遇到一位比较年长的客户,该客户表示支付过两笔资金,始终坚信在我司购买过两份保险产品。经核实,客户在我司系统中仅有一份保单,且我司已为其操作过通融退保。客户对其另一笔资金流向有巨大疑问,同时对公司通融退保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的名称也十分不理解(认为名称不同就不是我司支付的),产生了巨大误会,导致该投诉案件迟迟未结案。若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行业,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又能明确资金的流向,该类投诉案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02

        区块链技术能够避开繁杂的系统,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创造更直接的付款流程,不管是境内转账还是跨境转账,这种方式都有着低价、迅速的特点,而且无需中间手续费。

        我司客服中心的进电工单中,总是有部分客户对其保费的扣款时间,部分领取的到账时间等等资金流动时效有一定要求,若将区域链技术运用到保险行业的支付和转账行为中,能够实现高速的付款流程,包括承保环节的扣除保费,保全环节的收付款,理赔环节的理赔款赔付,投诉基金的支付等等。该项技术能够缩短各项操作的时效,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的同时也能减轻公司客服坐席的工作负担,降低人力成本。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保险业能做的就是拥抱科技,积极运用新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升级服务水平,技术让保险也不断壮大!


资料来源:综合网络

2

        ——中国第九届保险业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CEO╱CIO分论坛发言摘录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正在不断改变金融业态,也在不断改变电子商务业态。因此,保险业建立保险账户,同时发展互联网入口,也将是发展大方向。

        四五年前我们提出并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平台、社交媒体”对保险业的挑战和机遇,现在看来对保险业态和服务模式的转变与提升是越来越清晰了。

1

一是关于大数据应用,发展态势是从“大数据到大智慧”。

        大数据在保险机构、保险行业可以应用的领域很多,从大数据发展到大智慧,怎么落地呢?我们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基于业务作业流程的嵌入式、“发现型” 智慧——在每一个业务作业环节和客户接触点,运用数据分析,“发现”该环节下客户行为和产品分布特性,实现全周期沉浸式交互,支持客户互动。

        并且,通过嵌入到每个服务环节的点滴智慧,我们在每一个业务流程的每一个客户接触点可以推送相关的优秀案例、成功经验、有效服务措施、经典服务方法、客户行为偏好、风险分类识别等;将这些融合在各个节点的小智慧聚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全流程“大智慧”。

        另一方面是基于业务活动场景的策略式、“预测型”智慧——围绕业务场景和生活场景,运用数据洞见,通过场景分析、数据建模、模型训练、模型验证和模型预测五个步骤,“预测”客户需求,制定市场策略,形成业务策略、服务方法和活动方案,实现业务活动深度定制化,支持服务达成。

2

二是关于移动应用,发展态势是从“+移动到移动+”。

        早期的移动应用是基于传统保险业务流程,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照搬或适当优化后迁移至便携电脑、PAD和手机上,属于原先内勤作业场景功能的外勤化、移动化的延伸性应用。与业务员外勤真实场景、客户生活场景匹配性较差,我们称之为“+移动”。而“移动+”则完全不同, 是在基于满足业务员移动化工作场景和客户生活场景的目标下,关注用户交互和用户体验而研发的全新移动应用,首先满足客户交互和客户体验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对保险传统业务流程和规则进行重组直至完全再造。 “移动+”是保险公司进一行新一轮服务升级的积极发展方向。

3

三是关于社交化应用,发展态势是从“工作场景到生活场景”。

        由于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快速渗透,我们的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快速走向融合,生活和工作的时间、空间界线也越来越难以分辨,生活场景与工作场景交错体现。有了社交化应用,工作、生活已无法分离。这使得我们的保险应用需要适应这个变化,原先是针对工作场景设计的APP,现在要能处理生活事务,原先是针对生活场景设计的APP,现在也要能处理工作任务。

编者记:该次论坛是在2015年进行,可见,早在两年前,保险与新技术的结合就已被提出,并得到行业资深人士的认可。就目前,从承保的角度而言,公司关于客户的信息管理有待改善。如果一个客户购买多份保单,多种类型保单,通过公司核心系统查询客户保单情况,至少需要十分钟才能查明白。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如重疾险共购买几份,保额多少,剩余免体检可购买保额;年收入、年交总保费、剩余可使用资金;既往保单核保情况,目前投保保单核保状态等等,客户所有保单信息一目了然,便于公司核保函件的下发,业务员、渠道内勤、运营人员就能减少很多没必要的争执。客户信息清楚明了,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说话才能更准确,才能增加客户对业务员、对公司的信任度,同时也可以减少运营重复工作,提升沟通效率。

3

        作为“金融科技(FinTech)”的衍生,保险科技(InsurTech)的应用日益广泛。在2017年9月,各大保险公司密集发布科技新产品,保险业正在深度卷入金融科技浪潮。然而,在保险业主动拥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新科技时,保险科技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1

聚焦保险科技:9月产品扎堆面世,云平台AI成宠儿

        保险科技,顾名思义,就是保险公司借助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收集各种相关数据,进行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定价,并提供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业务运营和流程变得更加高效,同时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得到提升的技术。

        2017年以来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基于共享云平台、AI等保险科技的新产品,在刚过去的9月,保险业更是迎来一波保险科技产品的集中爆发。9月1日,中国太保(35.980, -0.70, -1.91%)智能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正式上线;9月6日,中国平安(54.920, 0.16, 0.29%)首发“智能保险云”,推出“智能认证”、“智能闪赔”;同日,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事故车定损云平台”上线、人保财险打造“智能人伤云平台”并对行业开放;9月19日,,并在安徽寿县茶庵镇落地金融科技养殖。新兴保险科技正在改变着保险这个传统的行业。

        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预计到2018年,在全球的受访者中,有68%的保险业者将会把区块链作为实际业务的一部分或应用于某个流程,超过所有金融业者57%的数量;同时所有受访者均表示,至2021年都将在业务环节上应用区块链技术。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未来保险业应用区块链的程度将高于金融业整体。

        保险科技正在中国保险业界高速发展。被称为“保险科技第一股”的众安保险9月底在香港上市,挂牌当日总市值一度冲破1000亿港元,创造了香港迄今规模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IPO。众安保险大股东之一蚂蚁金服自2017年5月推出“车险分”平台后,迄今为止已经同80余家保险公司合作,销售超过2000余款保险产品,服务超过4亿用户。而保险巨头平安集团则每年在科技研发上投入逾70亿元,拥有大数据科学家500多人,科技研发人员超过两万名。瑞银预计,保险科技将给十年内的亚洲保险业带来巨大变化,其中就包括保费缺口依然巨大的中国地区。到2025年,保险科技可能为亚洲保险行业每年节省约3000亿美元的成本,总体利润每年将增长约550亿美元。

2
保险科技喜与忧:数据共享效率高,行业竞争现隐忧

        目前来看,几大上市险企中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人保财险已经率先布局以人工智能、云平台和区块链为主的保险科技产品。过去的9月中,险企密集发布产品的态势似乎预示了保险科技风口将至,无论是以众安保险、蚂蚁保险为首的新兴保险科技公司、还是以中国平安、太保为首的传统保险巨头,亦或是像大地财险这样的中小型险企,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抢滩登陆”,试图通过保险科技分一杯羹。

        保险科技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投保流程。《亚洲前瞻》报告认为,未来大多数保险公司将拥有自己的手机应用程序,消费者将利用手机应用程序和信息汇聚网站更方便高效地查找和购买保险,跟踪及管理不同保险公司的多个保单。同时,保单定价将不再基于分担风险并计算平均价格,而是基于每个人的行为、风险状况和使用情况,人工智能将为保险公司识别风险更低、盈利也更高的人群,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报价和续保产品。

        同时保险科技将推进流程的自动化,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理赔效率。未来多个险种有望实现自动化流程,例如可以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农险的投保验标、报险核险、无人驾驶+AI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定损、风控、理算和支付。同时区块链技术的采用还将确保保险账户的安全和透明性,可以促进相互保险账户的管理。

        另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的保险科技背后,也存在着一定隐忧。

        以蚂蚁保险、中国平台为首的保险科技供应商不约而同选择了云平台+大数据作为向中小型险企开放的主要产品。而对于中小型险企来说,缺乏的正是云平台提供的共享客户数据和技术支持。中国大地财险车辆险部总经理刘璞就认为,“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中国平安,愿意开放平台、数据和技术,对我们都是好事,能够帮助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尽管云平台能够解决中小险企降低理赔端成本,提高效率的难题,但也带来了数据风险。保险科技产品的供应商是否能做到一视同仁,数据的开放程度是否会有所保留都是接入这些平台的保险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蚂蚁金服表示目前在蚂蚁保险平台上,没有一家公司的保费份额超过20%。而和蚂蚁金服提供类似服务的中国平安,也面临着“同业竞争”    的担忧,平安集团本身作为保险巨头参与到数据的分发中,一方面能给中小型险企带来平安内部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数据,另一方面会产生竞争关系。业内人士认为,在已然形成的巨头主导的保险市场背景下,中小险企想要依靠保险科技产品突围并不容易。

3
面临挑战:技术风险需警惕,

        随着保险科技在全行业应用的逐步扩展,新科技所带来的风险也值得警惕。

        除了上述基于同行竞争所带来的科技风险外,大数据还有可能带来隐私风险。瑞银认为,新一代保险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高度依赖于客户是否愿意与保险公司分享个人数据,而客户愿意与保险公司持续分享哪些类型的个人数据还有待观察。对于大数据的抓取可能带来的隐私问题,蚂蚁金服表示:“我们开放的是用户画像能力,而非简单给一组数据。”

        根据普华永道的保险科技调查,保险公司的创新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与保险科技公司的合作或内部研发。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认为,保险业未来可能不再是保险产品的单纯供给方,而是场景化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集成商。而在消费者数据和风险数据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安全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购保险科技公司或与之合作,意味着传统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在与全新的云平台整合时,可能会暴露在风险敞口中。

        “无论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新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都必须始终重视新技术风险的可感知、可度量、。”中保信技术部总经理朱培标表示,要把有助于管理风险作为保险科技应用的重要出发点,要把科技风险本身作为新科技应用的重要内容来考虑。

        为了应对新科技的应用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法规,。欧盟委员会就出台了《一般数据保护条例》,。香港则专门设立了保险科技小组,每个审核通过的InsurTech初创企业获得政府1000万港币资金的扶持。,在政府划定的特定实验区域里支持创新公司做任何创新实验,并对给予税收和投资上的优惠。

        应用到中国保险业的现实中,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建议修改《保险法》以应对科技创新给保险业带来的一些新问题。此外,他还建议立相关新法,在没有新的法律出现时,,而保险业者应当更多地研究这方面的案例,应对可能出现的司法风险。

(资料来源:蓝鲸新闻)

编者记:

【银保业务端】

        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要借助科技新技术,充分挖掘客户,助力银保发展,各类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能够节约客户的时间精力,不论从公司、产品、服务、口碑等方面都能得到相关的信息和详细的资讯,使得客户能够从容选则。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大大缩短本公司相关信息介绍、产品策略,同时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时在银保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当前,提升客户的体验度和市场口碑就变得极其重要,形成优胜劣汰。

        对于我们从业的银保人员来讲,,中短存续期产品纷纷下架,使得整个银保市场销售方式进行调整。在大数据的支撑下精准营销目前是网点惯用的方法。通过平台资源整合案例演示,销售模块设定、销售场景模拟、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组合用于支持网点销售,那么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就会抢占先机。

        同时也可用于公司自身人员训练使用,分级制定场景目标,模拟客户实际年龄,进行销售技能练习,更能提升销售人员本身的业务能力。

【银保服务端】

        随着互联网保险在市场的兴起,银行网销业务的占比大大上升,各家公司对业务品质,服务时效都会较为关注。银保服务流程的自动化,不仅能够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理赔效率,还能给客户提供更大的便捷,给银行更好的服务,增加行业内竞争力。

        未来行业中也可能通过联网后的人脸识别来进行回执的核销与保全服务,以及根据年龄结构判断消费习惯、结合保险产品为客户订制1+N的保险组合服务(N是任何消费习惯或者消费需求),建立以保险公司客户数据为基础整合各种行业的(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和客户各种生活需求(大众点评、格瓦拉)、工作需求(微信、钉钉)的平台。

4

——2017中国保险科技报告

        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需求推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国内保险业为了服务更多人群,险种的丰富程度也发生了质变。当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渗透到保险之后,整个行业发生了变化。

        中国保险业已经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2016年保费收入已经飙升至全球第二,中国也已经成为了保险大国。保险公司为了优化保险的选择、投保、赔偿等步骤,将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内的前沿技术运用于这一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三大核心科技,开始向保险业的方方面面辐射,广泛运用于产品创新、保险营销和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同时,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一众保险行业内的公司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塑保险行业生态。

        亿欧智库根据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三项技术在保险行业的落地情况撰写了这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行业落地——2017中国保险科技报告》,希望通过研究来探究保险行业的发展过往、业态特点,以及前沿科技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三项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具体落地情况,并且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1
保险科技乃大势所趋

        2011年以来,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持续上升,但是仍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国内保险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传统保险行业的大背景给保险科技发展带来很大的空间和机遇。

        并且,国内金融科技市场爆发,已经形成了大型网络生态系统。在保险本身与金融科技同时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赋能保险行业的程度已经进入了“自动化与智能化阶段”。

        在众多科技中,亿欧智库选取了目前与保险结合最为紧密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三项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三项技术的加持下,保险行业的五大环节(产品设计、定价承保、分销渠道、理赔服务以及技术系统)将发生变化。

2

科技重塑中的保险行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介入了保险的核心业务流程,从产品设计到售前(咨询、推荐、关怀),到承保(认证、核保、定价),再到理赔(反欺诈、核损、赔付)以及售后服务(客服、日常分析、CRM)。同时,在营销以及风控方面也可以依托于这些新科技。 

        首先大数据通过综合多平台数据打造人物画像建立模型实现对保险业务的“定向推销”与“定向服务”。

        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中主要应用为智能客服、智能顾问平台以及图像定损。

        区块链在保险行业中的落地主要体现在服务和产品创新、提高欺诈检测和降低行政费用三方面。

3

保险科技相关参与主体

        亿欧智库将保险行业内的公司分为3类,分别为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以及技术服务公司。在对他们进行业务模式梳理的同时,还加入了实际案例来观察各类别中具体公司在面对当下趋势时,做出的投入与改变。

        亿欧智库在完成了公司的分类后,还关注到了保险科技相关公司的融资情况,分析发现:从2014-2016年,149起保险科技投融资案例中,各阶段投资频数于2014年出现第一次大幅度增长;2016年为相关领域创业高峰期,融资轮次也集中在B轮以后,大额融资事件频现。

        并且在2015年之后,以产品环节为重心的保险科技项目融资数量增长率超过了以营销环节为重心的项目,说明保险科技类公司逐渐向上游开拓业务。

4
国内保险科技展望与挑战

        报告第四部分,亿欧智库对于保险科技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并且,亿欧智库还提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在保险行业中落地将会面临的挑战。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https://www.iyiou.com/intelligence)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